新恒汇IPO疑云:紫光国微原总裁一分钱不出,借款一亿创业?
编辑:媛媛 / 数智猿
新恒汇电子主要从事封装材料生产、封装测试服务,主营业务分三块,分别为智能卡业务、蚀刻引线框架业务、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。2023年3月,新恒汇在深交所创业板过会,距挂牌上市仅一步之遥。
新恒汇的实际控制人有两位,一是虞仁荣,一是任志军,均与原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存在个人关联。虞仁荣是国内芯片首富、韦尔股份创始人兼董事长,为赵伟国的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同学。任志军毕业于中国邮电大学,与赵伟国是同乡兼同学关系。
作为赵伟国的亲信爱将,任志军在紫光系历任要职,一度担任紫光集团执行副总裁、紫光国微副董事长兼总裁。
赵伟国落马之后,新恒汇、任志军与紫光系、赵伟国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浮出水面,成为监管重点。
新恒汇总部位于山东淄博,前身为恒汇电子、凯胜电子,实际控制人为陈同胜。恒汇电子成立于2010年,主要生产柔性引线框架。凯胜电子成立于2008年,主要从事智能卡模块封测业务。
2017年,恒汇电子、凯胜电子陷入债务危机,濒临破产。处于产业链下游的紫光国微子公司紫光同芯决心收购两家公司,紫光国微总裁任志军负责谈判事宜。由于恒汇电子资不抵债,相关收购议案在紫光集团内部决策中被否。
任志军并不甘心,转而联合虞仁荣、PE机构上海矽澎,以个人身份完成对两家公司的收购。
2018年,恒汇电子、凯胜电子重组为新恒汇,虞仁荣、任志军、上海矽澎三方出资4.65亿元受让90.29%的股权。三方的股权安排,虞仁荣为第一大股东,第二大股东任志军出资1.16亿元,来源于虞仁荣的个人借款。
收购完成之后,任志军辞去紫光国微总裁,出任新恒汇董事长。
虞仁荣、任志军入主之后,新恒汇与紫光同芯达成战略合作,紫光同芯成为新恒汇第一大客户和主要供货方。相关协议达成之后,新恒汇业务发展驶入快行线。招股书显示,2019年-2021年,新恒汇录得营收4.1亿元、3.9亿元、5.5亿元,对应的净利润为7500万元、4200万元、1.0亿元。
作为战略性大客户,紫光同芯三年内分别为新恒汇贡献1.4亿元、7400万元、8000万元的销售收入,占比总营收分别为34.4%、19.1%、14.8%。
2019年,紫光集团出资22亿欧元,收购智能卡行业领军企业法国Linxens(立联信)公司。Linxens在柔性引线框架行业的市占率高达63%,远超新恒汇的15%。紫光系收购Linxens之后,新恒汇遭遇紫光同芯砍单,订单量一年内缩减47%。
智能卡业务是新恒汇的核心业务,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分别占比总营收100%、97.9%、77.4%。在大客户紫光同芯砍单之际,新恒汇又遭遇智能卡行业价格战,2020年一年柔性引线框架平均销售单价下降29.4%。
一边是行业红利消失,一边是大客户砍单,危机之中的新恒汇布局蚀刻引线框架、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,打造第二增长曲线。
时间节点上,作为紫光国微副董事长、总裁的任志军离职不久便加入新恒汇,第一时间拿到紫光国微子公司紫光同芯的大单,这样的安排过于巧合,不能不引起上市委的强烈关注,发起相关问询。
除此之外,虞仁荣、任志军之间的债务关系,也是上市委关注的重点。截至2027年,任志军欠虞仁荣本金1.16亿元,累计利息总额1.25亿元,而根据同类公司市盈率,任志军持有的新恒汇股权价值7.1亿元。任志军计划在2027年通过减持方式还债,债务清偿完毕后,任志军持股由14.48%降至9.28%。
从上述安排可以看出,借钱创业的任志军实际未出一分钱,却获得新恒汇股权的巨额回报。
新恒汇之外,任志军还是新疆紫光众志、新疆紫光众城两家有限合伙企业的法人,两家公司名号中均有“紫光”关键词,股权上却与紫光集团不存在明显关系。众所周知,赵伟国起家于新疆,任志军又是赵伟国心腹爱将,两家“紫光”字号公司与赵伟国是否存在关联,坊间不得而知。
入主新恒汇之后,虞仁荣又驱动并购战车,一举拿下体量庞大的豪威科技,韦尔股份一度市值超过3000亿元。
新恒汇一旦上市,将成为虞仁荣继韦尔股份、中科飞测之后的第三个IPO。
2020年底,紫光集团出现债券违约,引爆一场破产重整的危机。经过一年多的角逐,赵伟国彻底出局,智路建广联合体作为战略投资者入主紫光集团。半年之后,赵伟国被带走调查。
2023年9月,赵伟国受审,被控三项罪名,涉案金额超过14亿元。
另一方面,智路建广联合体入主一年,成功完成债务重整,紫光集团又翻开一个新篇章。
国内智能卡业务市场,新恒汇与Linxens各占50%的市场份额,两家公司竞争激烈。赵伟国时代终结之后,新恒汇要从紫光系拿到新订单,势必难上加难。
转战蚀刻引线框架之后,新恒汇出现良率下降的问题,部分产品遭遇重要客户退货。更严重的是,新恒汇主要下游客户之一的华天科技已在试生产蚀刻引线框架。过会半年、迟迟不能IPO的新恒汇面临挑战。
——END——
数智猿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服务媒体。关注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半导体、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;重点对IPO及上市成熟企业在新技术产业应用、产品市场认可度以及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方面进行研究报道。